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老幼友好视角下的健康社区微改造策略研究以广(2)

来源:广州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1 老年人群体特征及健康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易产生孤独感、空虚感等负面情绪。在社区中,老年人的活动类型主要为散步、

2.1 老年人群体特征及健康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易产生孤独感、空虚感等负面情绪。在社区中,老年人的活动类型主要为散步、太极、舞蹈等锻炼健身活动,以及聊天、打牌、阅读等休闲娱乐活动[24]31,交际对象以年龄相仿的邻居和伙伴为主,且多承担带孩子的任务。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可总结为日常活动、康养服务、社会交往以及社区参与需求4方面。日常活动、康养服务与老年人生理健康直接相关,且通过培养爱好和提供心理服务等方式影响心理健康水平[24]30。社交活动可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保持对社区环境的适应以及对信息的获取,维持认知水平[25]17。此外,在社会交往中,老年人需要寻求更高层级的交流和价值实现[25]17。积极的社区参与将促进其建立良好的社区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见图1)。

2.2 儿童群体特征及健康需求

儿童在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不完全阶段,具有协调性差且易摔倒、对温度和气候变化敏感、辨识和认知能力较差等特征。根据皮亚杰等[26]提出的儿童行为心理发展理论:1—2岁的儿童通过感官感受来认识世界,需要父母和监护人的陪伴;3—6岁的儿童随着社会交往的需求和能力提高,热衷于与环境、同伴互动,有一定的独立活动能力;7—12岁的儿童能独立思考问题,喜欢冒险和挑战性游戏。

由于儿童相较于成年人存在生理脆弱性和心理不成熟的特征,身体活动不足会对儿童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如肥胖加剧、体能下降,出现对社区环境疏离、性格不独立等心理问题[27],在成长中缺乏对社区的安全感[28-29]。儿童户外活动呈现年龄聚集、依赖家长、喜欢创造性游戏等特征。

2.3 老幼友好的社区空间特征

老幼群体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存在共性与联系。例如心理上均较为敏感,渴望与同龄伙伴交流;活动偏好上,均喜好参与体验感较强的聚集性活动和多元化的娱乐方式[30]51。同时,儿童需家长照看,老年人则视儿童为情感寄托对象之一,两者相互依赖。老幼友好社区空间应具有以下特征[30]52:

(1)安全性高。根据老年人、儿童的生理尺度特点,对活动场地及配套活动设施的尺度设计进行调整,如基于儿童视角设计1 m高度的场地和设施,选择强度合适的活动设施;通过设置安全的步行空间,加装无障碍设施等来提升物理安全性。

(2)可识别性强。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弱,需要高辨识度的空间;儿童具有猎奇天性,可识别性强的空间有助于引导儿童投身户外活动。因此,老幼友好的空间应易于识别。

(3)体验感强。相比于以绿化景观、硬质铺装为主的传统社区公共空间,老幼友好的社区空间需注重老幼群体的空间体验和心理感受,引导老幼参与多样化的公共活动体验,进而产生参与感和体验感。

(4)适于社交。通过精细化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完善内部设施配套,如设置趣味性的活动空间以吸引儿童集聚玩耍、就近设置老幼活动场地以促进代际融合等,赋予社区公共空间以社会交往的功能。

3 老幼友好社区规划微改造策略:以广州三眼井社区为例

2016年,广州率先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强调对社区现状空间的修补与完善,兼顾空间效能和社会民生,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目标[31]。由于在早期居住区规划时没有特别考虑老幼群体的需求,以及老旧小区存在人口密度高、绿地率低、缺少适老化设计和儿童设施设计等问题,老幼群体无法共同参与到公共空间,减少了与其他居民之间交流和共享资源的机会。

3.1 社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019年底,广州拟开展中山纪念堂周边环境提升和越秀区洪桥街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三眼井社区属于该项目范围(见图2)。广州市于2019年底组织三眼井社区的微改造设计方案征集(本文以其中一个微改造方案为例)。2020年中开始落实设计方案并推动微改造工作的实施。三眼井社区改造面积为9.08 hm2,常住人口约9 774人,60岁以上老人有3 098人,占常住人口的近1/3。“三眼井”社区地名来源于古代社区里的三口古井,现已消失。现状社区中大部分建筑建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约有60栋老旧楼宇。由于物业日渐老化,社区公共空间严重缺乏,可及性差,难以满足老人、儿童的日常活动需要。

本文基于对本地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采用质性分析开展研究。第1阶段,资料来源于2020年7月在方案设计时,随机抽查常住老幼群体开展的深度访谈。由于儿童难以单独接受访谈,本访谈对象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并且具有孙辈的群体,同时需满足居住时间大于3个月。调研内容包括健康状况、日常活动情况等。第2阶段,课题组重点对街道工作人员、规划师等开展深度访谈,了解微改造的过程与机制。

文章来源:《广州化工》 网址: http://www.gzhgzz.cn/qikandaodu/2021/0518/1327.html



上一篇:广州市主城区建筑立体形态的圈层分异及其影响
下一篇:城市公交过剩通勤分析与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化工投稿 | 广州化工编辑部| 广州化工版面费 |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州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