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诗与评玫瑰的再版(点评)

来源:广州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时隔多年之后发表带有自传性质的《走失的地图》(起初书名叫作《备忘录》)中的部分作品,浪子以《广州,1999》开篇,将彼时的地点与信念、情感与想象重置于当下的视野,使得走

时隔多年之后发表带有自传性质的《走失的地图》(起初书名叫作《备忘录》)中的部分作品,浪子以《广州,1999》开篇,将彼时的地点与信念、情感与想象重置于当下的视野,使得走失的部分在读者的阅读中再版发行,颇有阅读个人历史的意味。浪子说:“写下即永恒,这么多年来我就从来没有尝试过去修订它,让它保持它本来的样子,尤其是我裹挟着时间的灰尘重又出现在它面前。”

这些诗中,浪子多次展示了他与一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我的存在是对你恰到好处的讽刺/我的孤独就像你的污染 你无法摆脱/更无法从中作梗”(《广州,1999》),“在飘移不定的城市”(《玫瑰》),“已经失去大钟的城市”(《图书馆II》),“在你居住的城市 在我至今仍然叫不出名字的/湖边”(《男欢女爱》)。这种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否定性,甚至某种敌意的味道。

浪子对城市的否定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诗中并没有反映出文化冲突或者历史叙述的意味——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过程中的冲突——而更像是堂吉诃德与风车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理由,似乎可以解释为对“玫瑰”这一形象的渴求:“这样绝对的一朵玫瑰/因为我曾经的吸吮 我必须负担一生”(《玫瑰》)。这样一个自然化意象,已经在浪子的诗中内化成了一种精神性象征,不断吸引着浪子发出对非自然化的否定性意志——“多么红艳 多么鲜美 让我不能抗拒/……/自此相守相望”(《玫瑰》)。诗人也明显感到他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一生”。如果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对应,那便是他常年居住在小洲村这一事实——这个被视为有限度地保留了广州传统水乡风格的村落。常年居住在那里,仿佛更像是一种自我边缘化和自我放逐。

诗人要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否定性,而是“穿越世俗的偏见提取到真理”(《广州,1999》),并且“讨还我天生的自由”(《呼喊》)以及“永恒的爱情”(《男欢女爱》)。对永恒性的追求使得浪子更像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诗人,不断质问道德和伦理在当下时代的含义,而对于语言形式的关注则相对弱化。对我们的启示是:任何诗人都应该具有一朵“绝对的玫瑰”,并以玫瑰之眼凝视世界。

时隔多年之后发表带有自传性质的《走失的地图》(起初书名叫作《备忘录》)中的部分作品,浪子以《广州,1999》开篇,将彼时的地点与信念、情感与想象重置于当下的视野,使得走失的部分在读者的阅读中再版发行,颇有阅读个人历史的意味。浪子说:“写下即永恒,这么多年来我就从来没有尝试过去修订它,让它保持它本来的样子,尤其是我裹挟着时间的灰尘重又出现在它面前。”这些诗中,浪子多次展示了他与一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我的存在是对你恰到好处的讽刺/我的孤独就像你的污染 你无法摆脱/更无法从中作梗”(《广州,1999》),“在飘移不定的城市”(《玫瑰》),“已经失去大钟的城市”(《图书馆II》),“在你居住的城市 在我至今仍然叫不出名字的/湖边”(《男欢女爱》)。这种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否定性,甚至某种敌意的味道。浪子对城市的否定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些诗中并没有反映出文化冲突或者历史叙述的意味——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过程中的冲突——而更像是堂吉诃德与风车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理由,似乎可以解释为对“玫瑰”这一形象的渴求:“这样绝对的一朵玫瑰/因为我曾经的吸吮 我必须负担一生”(《玫瑰》)。这样一个自然化意象,已经在浪子的诗中内化成了一种精神性象征,不断吸引着浪子发出对非自然化的否定性意志——“多么红艳 多么鲜美 让我不能抗拒/……/自此相守相望”(《玫瑰》)。诗人也明显感到他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一生”。如果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对应,那便是他常年居住在小洲村这一事实——这个被视为有限度地保留了广州传统水乡风格的村落。常年居住在那里,仿佛更像是一种自我边缘化和自我放逐。诗人要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否定性,而是“穿越世俗的偏见提取到真理”(《广州,1999》),并且“讨还我天生的自由”(《呼喊》)以及“永恒的爱情”(《男欢女爱》)。对永恒性的追求使得浪子更像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诗人,不断质问道德和伦理在当下时代的含义,而对于语言形式的关注则相对弱化。对我们的启示是:任何诗人都应该具有一朵“绝对的玫瑰”,并以玫瑰之眼凝视世界。

文章来源:《广州化工》 网址: http://www.gzhgzz.cn/qikandaodu/2020/1008/472.html



上一篇:广州混合停车场共享停车模式研究
下一篇:专业市场发展视角下广州展贸业态发展研究

广州化工投稿 | 广州化工编辑部| 广州化工版面费 |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州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