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碳中和、氢能、绿色金融、新材料!广州工控“

来源:广州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21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进入分主题的精准研讨时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碳中和、氢能产业和技术、绿色金融生态、石油化工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
10月21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进入分主题的精准研讨时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碳中和、氢能产业和技术、绿色金融生态、石油化工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等4个平行论坛接力举办。

此前一天,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广州工控、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广州化工交易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隆重开幕,共同为行业企业的绿色发展寻找新思路。

碳中和科技
哪些是忽悠,哪些是风口?
当天,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碳中和论坛,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院长及首席科学家徐文强带来了《碳中和背景下的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机遇》主题演讲,分析介绍钢铁行业、交通行业、建筑行业等应用的减碳技术,列举制氢、储能、碳汇等“十四五”期间或大有可为的新能源技术,并提出“碳中和”愿景下低碳科技的发展建议。

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秘书长张华则讲解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相关的政策要点,介绍国内碳中和产业及化工产业参与情况,为企业更清晰勾勒出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未来。

该主题论坛邀请的7位专家学者,从生产、应用、环境、未来、应急等不同角度切入石化碳中和话题,事无巨细为企业融入追求“双碳”目标提供建设性意见。

绿氢时代
何时梦想照进现实?
围绕绿色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战略目标、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内容,氢能产业和技术论坛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研究院院长谢君等6位学界和行业专家,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新思维、新观点的碰撞。

专家指出,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氢能具有可存储性、无碳排放、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有望成为21世纪控制地球升温、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能源”,是我国深度脱碳,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载体。

专家从关键技术与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商业化应用、工业体系搭建等多角度切入,为系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走好氢能减碳之路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发展思路。交通、工业、建筑多领域减碳脱碳技术的进步,制氢、储氢技术的突破,燃料电池的应用普及,绿色氢源的多元供应……也让现场观众看到了绿氢时代到来的更多可能性。

绿色金融
推动行业低碳发展的引擎?

今年,峰会首次增设绿色金融生态论坛,将绿色发展议题落地到执行路径层面,希望为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该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綦久竑,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副总经理余洋等6位专家从绿色金融应用、实践、发展和愿景作系列报告,介绍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可应用场景,并呼吁行业共同深化绿色产融合作,围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领域做大做强,携手促进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
铺路石化可持续发展未来?

在石油化工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论坛,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肖舒、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博士李江波等5位专家,分别就石油化工防腐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及其相关研究和应用等作主题发言。

会上指出,随着中国“智造”飞速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需求越旺盛,重大腐蚀控制需求越大。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发展防腐蚀新技术新材料,形成智慧化、集群化产业优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峰会高参与度和专业性受热捧



上一篇:多品类化工原料供应紧缺价格疯涨 产业链上游“
下一篇:没有了

广州化工投稿 | 广州化工编辑部| 广州化工版面费 |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州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