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让老城市迸发新活力广州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5)

来源:广州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要提升包容多样性文化的城市治理能力。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意味着人口结构变化,意味着文化多样性。所谓城市人口承载力,不仅是物理方面的承

其次,要提升包容多样性文化的城市治理能力。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意味着人口结构变化,意味着文化多样性。所谓城市人口承载力,不仅是物理方面的承载能力,而且也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广州秦汉时期成为军事移民之地,此后逐步成为历朝历代对外通商口岸和中外移民交汇之点。中国历史学家葛剑雄认为,“当移民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这座城市才叫移民城市”[8]。对移民城市,可以用非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比例加以比较。在国内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城市”,2018年常住非户籍人口占比达到62%,属于典型的移民城市。广州常住非户籍人口比例2018年为38%,介于北京与上海之间。这里的非户籍人口,是常住人口减掉户籍人口而得。如果以全市等级在册计算,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市来穗人员967.33万人,户籍人口911.98 万人,非户籍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9]。目前,广州来穗人员已从“候鸟式迁移”向“长期稳定居住”转变,加上珠三角除深圳之外的东莞、佛山、中山和惠州这些外来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这对广州城市治理造成巨大的压力。面对快速人口结构变化,广州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要注重培育包容不同人群的“新老市民”融合体系。与强调全球经济竞争的全球城市相比,国际大都市则更注重包容性的、友好的、多元化的文化城市建设。

再次,要强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目前广州在国际政治事务办理、国际航空通勤、国际商贸辐射等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在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与事务,与国际组织合作举办国际性活动,吸引国际组织总部落户这些方面也有一定进展。2010年举办亚运会,2014年正式成为世界大都会协会亚太地区总部所在地,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从都国际论坛”,2017年承办《财富》论坛,2020年聚力举办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这些举措和活动,标着广州日益走上国际组织平台,城市公共外交日益活跃,在提升广州国际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今后要更加注重从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战略高度,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既要用好现有国际组织资源优势,如结合广州的“国际移民”实际协调支持国际化街区、国际社区建设,深化与世界经济论坛等高端国际平台合作举办国际经济论坛,以及协调推进各类海外机构建设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等,为广州集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营造良好的国际大都市形象,又要拓展对外交往形式和渠道以及创新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吸引国际组织、外国机构落户,甚至在具有特色优势(如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未来发展热点(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行业领域,发起创建国际组织并争取将总部设在广州。

(三)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最早见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是指全国城市体系的核心城市,对内在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起到引领、辐射和集散等中心和枢纽作用,对外则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门户作用,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广州规划为五座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也明确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还把京津翼、长三角和珠三角列为我国三个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这样,在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中,只有广州被列入国家中心城市。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2+9”城市群格局。对于广州来说,可以比较的是香港和深圳。香港未能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名单,是因为其特殊的“一国两制”原因,但其朝向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广州是着眼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深圳定位从经济特区升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朝向是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这些定位冠以“国际(化)”的修辞,意在从“全球城市”角度,提升各自国际地位。“大都会”与“大都市”在英语中属于同一个概念,但在汉语中,“会”与“市”的一字之差,反映出《规划纲要》对香港、广州定位的不同。

与“大都会”“大都市”相关,还有“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大 都 市 带”(megalopolis)两个概念。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的一种城镇化空间结构,其基本范围是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的1 小时通勤圈(半径在50 公里左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最为成熟的都市圈,是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国际大都会、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成长较快,加上正在培育和发展的澳门-珠海都市圈,它们以良好的国际和地区交通枢纽轴带支撑,会构成一个“大都市带”或大都市连绵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就是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在国际大都市带发展中,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座大湾区中心城市,必然以都市圈之争为焦点。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把自身置于粤港澳大都市带中,认识自身的综合交通枢纽、高等教育、岭南文化中心等的比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活力之源,朝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

文章来源:《广州化工》 网址: http://www.gzhgzz.cn/qikandaodu/2021/0708/1663.html



上一篇:离退休党支部如何助力社区治理以广州市社区为
下一篇:理事会动态

广州化工投稿 | 广州化工编辑部| 广州化工版面费 |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州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