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让老城市迸发新活力广州步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6)

来源:广州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城市发展的呼声、新陈代谢与安全问题 国际大都市对广州是一种城市赋能,要紧紧抓住这种赋能带来的成长性机遇,始终保持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

三、城市发展的呼声、新陈代谢与安全问题

国际大都市对广州是一种城市赋能,要紧紧抓住这种赋能带来的成长性机遇,始终保持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把广州打造成为大湾区内一流的全球活力都市或世界一线城市典范。但是,这种未来朝向,必须要回到国家中心城市基点建设上来,强化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P7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回应了当代中国的“时代之问”。这个“时代之问”,对城市化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45%,城市化进程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我国城市化质量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9]这个标准,实际上是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强调必须要把新时代城市化,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抓手加以推进。落实到对广州城市发展的要求上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新时代之问在于,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重大问题导向,抓住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陈代谢”关键问题,解决城市公共安全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而推动高质量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伴随国家改革开放40年多来,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实现了大幅跨越。广州2019年人均GDP 突破2 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 高于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水平行列。但是,广州仍然面临诸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州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为中心近郊远郊不平衡以及空间形态与功能模式不匹配两个方面。自2014年从化、增城撤市设区以及2015年黄埔区萝岗区合并为黄埔区,广州行政辖区成为“11 区”格局。这“11 区”,大致分为三部分,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天河、荔湾、海珠四区和白云区南部,近郊区包括番禺区、黄埔区、花都区南部和白云区北部,远郊区包括花都区北部、从化区、增城区和南沙区[10](P194-211)。中心近郊远郊的不平衡表现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的大部分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远郊区各区域均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整体上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由高到低的“梯次”递减,特别是城乡收入绝对值差距存在拉大趋势。广州发展不平衡,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空间形态与功能不匹配,尤其是居住不平衡和产城不融合。近些年来由于中心城区房价居高不下,居住成本较高,人口郊区化趋势在广州已经非常明显。但是,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新城、新区发展较慢,大多以居住功能为主,产生就业中心与居住中心空间分离的错位现象。

广州发展不充分问题,体现在经济发展体量、城市建设质量、城市管理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广州2019年GDP 总量达到3341 亿美元,人均GDP 超过2 万美元,而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人均GDP 普遍在5 万美元以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借助核心引擎功能定位和构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之机,广州未来的经济体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经过多年努力,广州已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无论是产业整体规模、发展质量及国际化水平,还是对高端企业、国际人才等要素的吸引力,仍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广州创新研发投入强度增加,发明专利较快增长,企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但是,广州创新能力仍面临诸多问题,突出表现是研发投入强度还不够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科技成果的本地化应用不高,融入全球创新版图主动性比较欠缺等问题。2019年,广州研发投入约是深圳的1/2,广州企业研发人员和内部研发支出不足深圳的1/3,广州PCT 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即使2017—2018年增长较快,也根本无法与深圳相比。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整体能力依然紧张。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口经历两次快速增长。一次是1995—2000年间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长50 万,第二次是2015-2020年间常住人口每年增长40 多万。第一次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降低,由于举办亚运会的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而获得弥补。但是,最近的一次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降低,还有待未来填补。综合交通枢纽有待优化,机场、高铁站等大型枢纽离市中心较远,与城市内部接驳设施存在能力不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与商业设施、办公设施也不太理想,综合运行效率不高。老百姓关心的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发展也不充分,很多问题尚没有得到充分解决。从广州市目前的发展阶段看,老百姓需求已从基本的发展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享受需求,市民对养老、教育、医疗、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广州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文章来源:《广州化工》 网址: http://www.gzhgzz.cn/qikandaodu/2021/0708/1663.html



上一篇:离退休党支部如何助力社区治理以广州市社区为
下一篇:理事会动态

广州化工投稿 | 广州化工编辑部| 广州化工版面费 | 广州化工论文发表 | 广州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州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